您只需要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領取個人專屬備考資料包一份!
科目代碼 | 科目名稱 | 參考書目 | 考試大綱 | 備注 |
651 | 城市規劃原理 | 《城市規劃原理》吳志強、李德華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年9月第四版(2021年12月第七十三次印刷); 《國土空間規劃原理》張京祥、黃賢金,東南大學出版社,2021年1月第1次印刷 《城市設計》王建國著,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三版; 《鄉村規劃原理》 李京生,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9年2月第一版 |
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城市規劃原理是城鄉規劃學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內容包括城市規劃基本理論、規劃設計的原則和方法、城市規劃的工作程序以及城市規劃的實施等。此科目重點考察學生對城市規劃基礎知識體系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基礎知識分析解決城市發展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建立起正確的城市規劃概念,為從事城市規劃設計和相關理論研究奠定基礎。 二、考試范圍 l 城市的產生與發展,古代中外城市規劃思想,城市化的概念、特征 l 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l 國土空間規劃的工作內容與編制程序 l 城市的系統構成,用地分類及構成 l 城市發展戰略的概念,城市總體布局的原則、綜合協調 l 城市交通與道路系統,城市工程規劃 l 居住區規劃,城市公共空間的規劃與設計 l 城市歷史遺產保護與城市更新 l 城市規劃法與城市規劃的實施 l 鄉村規劃與設計 三、試題結構(包括考試時間,試題類型等) 1.考試時間 城市規劃原理初試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2.試題類型 主要題型有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總分為150分。 |
|
512 | 城市規劃設計(快題,6小時) | 《城市規劃原理》(第4版),吳志強、李德華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年; 《城市規劃與設計》,陽建強主編,東南大學出版社,2012年。 《城市設計概論》王一著,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19年。 |
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考核考生城市規劃設計的知識和能力,包括城市規劃設計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城市規劃設計方案構思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設計創新及設計表達能力。 二、考試范圍 規劃設計方案,范圍以城鎮地段、居住小區、濱水區域、城市街道、舊城改造、校園規劃等類型為主。 三、試題結構(包括考試時間,試題類型等) 1、考試時間:6小時 2、試題類型:快題設計,總分為150分。 3、答題形式:現場設計作圖。 規劃設計構思、分析及設計意圖必須表達清楚。圖紙規格為A1,表現方式不限。規劃設計成果必須規范。 |
考生自備圖板、A1圖紙和繪圖工具。 |
655 | 設計理論 | 《設計學概論》(全新版),尹定邦,邵宏主編,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年; 《20世紀的設計》,[英]喬納森.M.伍德姆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世界現代設計史》(第二版),王受之著,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年。 |
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主要考察考生對設計學相關理論及其源流的理解與運用能力,要求考生較系統地掌握設計學基礎理論知識,對設計的發展脈絡有清晰的認識和較深入的理解,能夠結合具體問題進行綜合分析與闡釋。 二、考試范圍 (一)設計學的研究范疇與現狀 1.設計學的研究范圍; 2.設計學的研究現狀。 (二) 設計的多重特征 1.設計與藝術 ;2.設計與科學技術; 3.設計與經濟 (三) 中國設計溯源 1.史前時期;2.夏、商、周和戰國時期;3.從秦代到晚清。 (四)西方設計概觀 1.“前設計”時期;2.工業革命與現代設計的開端;3.西方19世紀設計;4.現代設計運動;5.當代設計的現狀。 (五)設計的現代分類 1. 環境設計;2.工業設計;3.視覺傳達設計。 (六)設計師 1.設計師的歷史演變;2.設計師的知識技能要求;3.設計師的類型;4.設計師的社會職責。 (七)設計批評 1.設計批評的對象及其主體;2.設計批評的標準;3.設計批評的特殊方式;4.設計批評的理論。 三、試題結構 分值:150分;考試時間:3小時 考試題型:簡答題(60分)、論述題(90分) |
|
505 | 設計基礎 (4小時) |
無 | 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設計基礎考試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備藝術設計的基礎設計創意能力,制圖能力與表達表現能力。要求考生具備良好的運用所學設計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設計和創作的能力。 二、考試范圍 試卷采用統一命題方式,各專業方向考生根據規定的主題,選用一種設計語言,如圖形創意、造型設計、空間設計等進行創作和表達,圍繞試題規定的設計主題,提出鮮明、深刻、有洞察力的設計作品。 三、試題結構(包括考試時間,試題類型等)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4小時。考試方式:快題設計 圖紙內容要求:設計說明、根據規定主題進行的造型設計構思、將設計構思結合自身專業方向進行的設計創作。 |
圖紙繪制要求:徒手或尺規繪制在1張2#(420×594)白圖紙上,表現工具、表現方法不限。自帶工具、白圖紙。 |
355 | 建筑學基礎 | 《中國建筑史》(第七版),潘谷西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5年4月; 《外國建筑史》(19世紀末葉以前)(第四版),陳志華著,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年1月; 《外國近現代建筑史》(第二版),羅小未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年8月; 《建筑構造(上冊)》(第五版),李必瑜等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年9月; 《建筑物理》(第四版),劉加平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8月。 |
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要求考生較全面系統地掌握建筑學的相關基礎知識,包括建筑歷史、建筑理論、建筑構造、建筑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及其應用,具備較強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范圍 (1)中外建筑史 中國古代各主要建筑類型、技術成就、歷史演進及典型實例 近現代中國建筑的發展脈絡、代表人物和典型實例 西方古代主要的建筑類型、技術成就、歷史演進及典型實例 西方近現代主要建筑流派、代表人物和典型實例 (2)建筑構造 建筑構造基本的原理與方法 房屋建筑的主要節點構造 (3)建筑物理 建筑熱工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 建筑采光和照明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 建筑聲學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 三、試題結構 考試時間為180分鐘,試題包括六種可能的類型:選擇題、填空題、繪圖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具體考試題型根據需要進行組合(不一定涵蓋所有類型)。 |
|
507 | 建筑設計(快題,6小時) | 《公共建筑設計原理》(第四版),張文忠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建筑設計方法》,黎志濤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
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1.考試目的 考核考生對建筑設計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檢驗考生建筑設計和創造的能力。 2.考試要求 本項考試要求考生能較為系統的完成考題,良好的處理建筑功能、場地、技術規范、造型關系和制圖表達。 二、考試范圍 中小型建筑設計,范圍以各類新建、改建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為主。 三、試題結構(包括考試時間,試題類型等) 1.考試時間 建筑設計基礎初試考試時間為360分鐘。 2.答題形式 現場設計作圖。 3.試題類型 快題設計,總分為150分。 |
考生自備圖板、A2圖紙和繪圖工具。 |
337 | 工業設計工程(概論) | 《工業設計概論》(第4版),程能林,何人可編,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8年; 《工業設計史》(第4版),何人可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 |
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工業設計工程(概論)》主要考察考生對工業設計基礎理論的認識與理解;要求考生樹立正確的設計觀,系統掌握設計與工業設計的基礎理論,并理解各時期工業設計的特點與發展趨勢。 二、考試范圍 1、設計與工業設計的概念; 2、工業設計的創造性思維、工業設計的特征與原則; 3、工業設計與市場、技術、文化、藝術等方面的關系及其意義和作用; 4、產品設計的要素、程序與新產品開發原則; 5、工業設計演變的脈絡及各國工業設計特點、工業設計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三、試題結構 1、考試時間:3小時; 2、分值:150分; 3、試題類型:填空題(30分)、簡答題(40分)、論述題(80分)。 |
|
509 | 專業設計 (4小時) |
《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產品設計(1)》,何曉佑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年; 《北歐設計學院﹒工業設計基礎教程》,(瑞士)休弗雷著,廣西美術出版社,2006年。 |
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專業設計著重考察考生在工業設計領域的設計創新素質。要求考生掌握工業設計的基本理論及圍繞命題進行設計實踐的綜合能力。 二、考試范圍 1、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 2、方案構思、設計表現及設計分析。 三、試題結構 1、考試時間:4小時 2、試題類型:快題設計 3、圖紙內容:根據命題進行的方案構思、方案提煉、設計表現、設計分析與總結等。 4、繪制要求:采用2#尺寸(420mm*594mm)繪圖紙答題,表現方法不限,繪圖工具自備、圖紙自備。 |
|
657 | 藝術設計概論 | 《設計學概論》(全新版),尹定邦,邵宏 主編,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年11月; 《世界現代設計史》(第二版),王受之著,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年; 《20 世紀的設計》,[英]喬納森.M.伍德姆著,周博 沈瑩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
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藝術設計概論》主要考察考生對藝術設計相關理論及其源流的認識與理解能力,要求考生樹立正確的設計觀,較系統地掌握藝術設計的基礎理論知識,對藝術設計發展的脈絡有清晰的認識。 二、考試范圍 (一)作為學科的設計 1. 設計的理論闡述;2.設計研究的現狀。 (二)設計:人類的第一行為 1. 功能需求的設計;2. 心理需求的設計;3. 設計的附加值。 (三)設計源流 1. 史前設計;2.古代設計;3. 近代設計。 (四)現代設計 1. 機器革命;2. 19世紀的設計;3. 現代主義設計;4. 后現代主義設計。 (五)設計的現代分類 (六)設計師 1. 設計師的歷史演變;2.設計師的類型; 3.設計師的從業指南;4.設計師的業務發。 (七)設計批評 1. 設計批評的對象及其主體; 2. 設計批評的標準; 3. 設計批評的特殊方式;4. 設計批評的理論。 三、試題結構 分值:150分;考試時間:3小時 考試題型:填空題(30分)、簡答題(40分)、論述題(80分) |
掃碼添加獲取各院校復試名單及錄取名單
用考研政治刷題
輕松掌握政治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