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社科賽斯考研 | 2021-08-31 11:02:48
人瀏覽
許多同學喜歡熬夜學習,明明告訴自己馬上睡,拿著手機恍惚間一刷就到兩三點,然后早上六七點起床再繼續學習,殊不知考研人的心理防線失守往往是從熬夜失眠開始的。
有同學可能白天貪玩沒狀態,晚上加班加點學習,一邊承受著熬夜對身體的蠶食,一邊心里帶著隱隱的罪惡感,前赴后繼地熬夜。
這種心態是不對的,該睡的時候睡,該醒的時候醒,按照生物鐘作息,并形成習慣,學習才更有效率。
建議大家晚上還是不要熬夜了,長期睡眠的減少會顯著降低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還會導致免疫力下降,11點之后已經算是進入熬夜的范圍了。
你需要一個固定的起床時間
強迫自己每晚睡8小時,我更推薦設置自己固定的起床時間和入睡時間,這樣保證你的作息不會被打亂。
比如你的固定起床時間是7點,那往前推5個睡眠周期(一個周期為1h30min),入睡時間就是11:30,如果你需要半小時才能入睡,那么你需要11點整就上床睡覺。
如果你11點半就睡著了,但早上7點很難醒過來,即使被鬧鐘催醒也時常覺得困倦,那你就需要再給自己增加一個睡眠周期,每晚睡9個小時。
如何科學補覺?
有同學可能問了,因為很難做到每天入睡時間都固定,如果睡得遲了,要不要早上多睡會兒補個覺?
較為科學的建議是:
如果你平時是11點睡,萬一錯過這個入睡點,那就到12點半再入睡(留出睡前醞釀的時間),并且要堅持在早上固定的時間起床。只有這樣才不會干擾生物鐘。
同樣,如果有一天特別困,想提前入睡,也建議提前一個周期,沒困意就不要早早躺在床上等著。
如每天完成5個小周期的睡眠,一周至少要完成5天,如果有一天熬夜了,就在之后的天數中分批插入若干個小周期彌補,我們的身體會進行自然調節讓我們保持好的狀態,而不是用突擊性的補覺打破我們的睡眠節律。
另外需要說的是,周末睡懶覺是大忌,睡一次懶覺,就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這種方法的科學之處,不僅在于彈性制,不要為晚睡半小時焦慮,也避免了早上被鬧鐘吵醒破壞最后一個睡眠周期、然后一天都沒精神的煩惱。
睡前這些程序不可忽視
要擁有高質量的睡眠效果,不是到時間點把自己送到床上就可以了。
下面這些問題很重要↓↓↓
一、照顧好身體的功能,以免消化系統干擾睡眠,睡前不進食和大量喝水,要排便排尿。
二、遠離電子產品,因為電子產品產生的藍光會妨礙退黑色的分泌,而褪黑素是用來給我們助眠的。
三、要人為地讓光線由亮變暗的,刺眼的光會讓我們越發清醒,盡量是昏黃的光線。
四、輕微運動可以達到助眠效果,注意只做舒緩的運動,如散步、瑜伽。
五、睡前進行收納,將東西歸位,將第二天需要的東西理好,讓一切歸于秩序,會讓我們內心安寧。
六、如果睡前思緒雜亂,回顧過往,擔憂明天,那就把心里的憂慮和代辦的事情用紙筆或軟件記錄,在上床時放空大腦。
七、應該使用鼻子而非嘴呼吸,會讓睡眠更舒適。
八、閉眼空想,可以嘗試在腦海中構思一個故事、一段情節。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想要獲取更多資訊,請持續關注本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