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中國兵器工業第二○四研究所)隸屬于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1948年4月創建于沈陽,1957年西遷至西安,是我國規模最大的以火炸藥及毀傷、動力技術為主的綜合性研究機構,也是國家國防科工局核定的重點保軍單位。研究所坐落于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丈八東路,占地86萬平方米。
一、學科介紹
研究所是國務院批準首批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現設有應用化學、材料學、工程力學三個碩士點以及一個應用化學博士點。研究所1981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9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2年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為我國火炸藥行業培養了一批科研骨干,存續了火炸藥技術創新發展的骨干力量,有效推動了我國火炸藥技術發展進步,為國防武器裝備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研究及招生領域
研究生招生涉及的專業學科主要包括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兵器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物理學、安全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
三、科技平臺
研究所作為一所開放性的研究機構,設有氟氮化工資源高效開發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含能材料產品監督檢測中心、燃燒與爆炸技術國防重點實驗室、國防科工局火炸藥一級計量站、海關總署委托化驗實驗室、火箭軍先進戰斗部研發中心、兵器工業火炸藥理化檢測中心、陜西省氟化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含能材料陜西實驗室等國家級創新研究平臺。研究所創辦有《FirePhysChem》和《火炸藥學報》2個專業期刊,為研究生培養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科研實力
研究所具有先進的研究手段,擁有各類設備儀器5000余臺(套),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高精尖儀器180余臺(套),包括用于分子結構表征的800M超導核磁共振波譜儀、紅外光譜儀、傅里葉變換回旋共振質譜、飛行時間質譜,用于晶體結構表征的納米壓痕儀、用于微納米形貌分析的場發射環境掃描電鏡、透射電鏡,熱性能研究用的熱-紅外-質譜聯用系統。
五、承擔項目
研究所秉承“創新、拼搏、奉獻、超越”的精神,一直以來承擔全軍各類預研、專項科研及武器型號研制,相關技術成果廣泛服務于陸、海、空、火箭軍、航天部隊、武警部隊等各軍兵種以及航空、航天、船舶等武器裝備系統,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六、人才隊伍建設
研究所現有職工1700余人,其中博士近300人,碩士近500人,高級職稱700余人。科技人員中,現有雙聘院士4人,中國兵器首席科學家4人,中國兵器科技帶頭人14人,中國兵器青年科技帶頭人14人。博士、碩士學位點現有導師50名,其中博士生導師26名、碩士生導師24名。
七、學術平臺
研究所與國內外多所知名院校與研究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定期舉辦高水平學術會議,邀請國內外行業專家、學者來所講學,并派出科研人員到有關研究機構訪學、進修、考察,開展學術交流。
八、招生計劃
2024年計劃招收碩士研究生50名,博士研究生18名。
九、報考條件
應屆大學本科畢業生和具有本科學歷的在職人員均可報考我所碩士研究生。獲得所在院校推免資格的優秀本科生,可申請我所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
十、報考方式
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s://yz.chsi.com.cn,教育網址:https://yz.chsi.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并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隨時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s://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未通過網上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應于網上確認前完成學歷(學籍)核驗,否則報名無效。考生完成報名后,可聯系我所研招辦,索要上一年度真題。
十一、培養形式
招生類別:統招全日制、非定向、學術型研究生。
學制:3年。
十二、學生待遇
1、學費:全免。
2、碩士在讀研究生待遇:3500元/月+福利補貼。
博士在讀研究生待遇:5000元/月+福利補貼。
3、研究生人才公寓:免費。
十三、聯系方式
單位地址:西安市雁塔區丈八東路168號
郵政編碼:710065
招生單位代碼:83101
招生聯系人:許老師
聯系電話:029-88291366
E-mail:455348514 qq.com
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
專業目錄
學科專業
|
研究方向
|
招生人數
|
政治
|
外語
|
業務
課一
|
業務課二
|
工程力學
(080104)
|
1、爆炸毀傷技術
2、爆炸理論及其應用
3、民用爆破及安全技術
|
15
|
思想政治理論
(101)
|
英語一
(201)
|
數學一
(301)
|
力學綜合(801):
普通物理 50%
理論力學 50%
|
材料學
(080502)
|
1、特種高分子材料性能及應用
2、含能材料的研究及應用
3、材料結構及熱化學
|
20
|
思想政治理論
(101)
|
英語一
(201)
|
數學二
(302)
|
材料學綜合(802):
高分子物理 40%
物理化學 60%
|
應用化學
(081704)
|
1、含能材料
2、功能材料合成
3、高能量密度材料合成
|
15
|
思想政治理論
(101)
|
英語一
(201)
|
數學二
(302)
|
化學綜合(803):
有機化學 60%
物理化學 40%
|
參考書目
《物理學教程》程守誅編,人民教育出版社;《理論力學》哈工大編,高教出版社;《物理化學》天津大學編,高教出版社;《高分子物理》何曼君編,復旦大學出版社;《有機化學》(上下冊)刑其毅編,高教出版社。
|